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1 . 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外,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
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3 . 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4 . 这是一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
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
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5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他们都不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
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
C.缓和一战前夕远东地区的形势
D.共同支配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