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
C.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2 . 1899年年初,台湾农民简大狮内渡大陆,遭到清政府逮捕。他在厦门厅受审时愤然陈词道:“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曾聚众万余人以与日人为难⋯⋯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千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由此可知,简大狮(     
A.将拜上帝会发展到台湾B.声援了朝鲜的农民起义
C.武力反抗日本占领台湾D.遭到了八国联军的通缉
3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1次组卷 | 8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曾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英国人泰莱说,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李鸿章自己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说他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据此可推知(     )
A.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微B.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对日作战
C.李鸿章在清廷中掌握主政权D.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并非偶然
2021-01-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答:
(1)图一——图三所示场景分别与哪些战争直接相关?
(2)图一——图三中三个条约的共同危害有哪些?它们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有什么程度影响?
(3)简单谈谈你对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感想。
7 . "是役后……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的"是役"导致了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8 .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欧洲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0-09-22更新 | 19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5-2016年湖南常德石门一中高一上段考(期中)历史卷
9 . 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
A.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B.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2020-06-10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刊载于1908年《时事报》的漫画(图中文字为“对内怒容,对外笑容”)。该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袁世凯取得辛亥革命的果实B.清政府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