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完全沦为西方殖民地B.中国贸易自主权开始丧失
C.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D.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19-01-30更新 | 3313次组卷 | 13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885年,中法战争法军战败,法国内阁因此倒台,中法签订《越南条款》。同年,台湾建省法国丧失了对越南的控制权,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B1891年至1895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标志戊戌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C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D1901年,清末新政的内容有改革教育、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满足了立宪派的政治要求
A.AB.BC.CD.D
4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在没有丧失主权、治权的前提下,与各国友好合作共保东南、长江流域各省的和平与稳定,严格禁止义和团以任何方式南下,各国也承诺不在上海、不在长江流域登陆、用兵。这反映出(     
A.南北分裂趋势明显B.东南各省联系紧密
C.列强侵华方式转变D.清朝统治根基动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6次组卷 | 3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3-03-04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条约鉴订后,清政府向列强大量借款,列强则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
2020-08-07更新 | 767次组卷 | 5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1898年,梁启超等百余人联合上书,请废除八股取士。当时会试举人闻之此举,如不共戴天之仇,拟殴打上书人。《辛丑条约》规定停止科举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京师几个省都会,通洋文能翻译的人身价倍增,“昔之想望科举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这一变化体现了(     
A.民族抵抗意识彻底丧失B.科举制度受到严重挑战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政府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