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的长江中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二十一条”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庚子诗鉴》记载,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以上材料反映出 (  )
A.洋教势力对中国民众的毒害
B.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
C.义和团拳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D.义和团运动中的盲目排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记载:“山东义和团,非欲谋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国)人占据胶州湾,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借以捍卫身家。”这表明
A.中西文化领域矛盾尤为激烈
B.清政府严控列强的传教活动
C.地方官纵容义和团抵抗侵略
D.民族危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19-01-30更新 | 3312次组卷 | 131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908年11月17日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皇帝崩,翌日电传遗诏……”光绪在瀛台含元殿病逝,终年38岁,后追封为“德宗”皇帝。下列对材料中的有关知识解说不准确的是
A.1908年是戊申年B.“德宗”是庙号
C.“光绪”是年号D.“酉刻”是晚上十二点
2013-10-21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