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现在的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排头兵。
⑴.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列强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⑵.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上海——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为主题举办一个图片展览,请从不同的视角为图片展览设计版块(至少两个),并为每一个版块选择至少两个相应的素材,配上简短的解说。
2 . 历史的细节细节构成历史,解读文献中的细节能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过去。

材料一   当时美国公使首席秘书恰好轮到担任东交民巷的警长。他觉得没什么理由阻止学生前进,因为他们没有武装,秩序井然,除了递交信件以外没有其他要求。

——摘自1919年5月10日《字林西报周刊》

材料二   大家(学生)决定先找日本帝国主义算账,他们从东交民巷西口进去,首先就遭到美帝国主义的阻拦。

——摘自华岗《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5月5日(应为4日)一群学生在使馆门口内出现,宣称要见我。那天我正好去门头沟寺庙旅行,所以没有见到他们。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旅行示威是创造历史的广泛的学生运动的第一部。

——摘自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回忆录

(1)材料一所指东交民巷作为使馆区,是在中国近代哪个条约中规定的?
(2)比较材料一、二记述的内容,指出它们观点上的分歧,并说明原因。
(3)为什么说材料三不足以消除上述分歧?你认为该怎样澄清事实?
3 . 西方漫画中的中国形象

作为艺术作品的漫画,是解读历史的独特窗口。观察下列西方人绘制的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2)从图二到图三,中国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图一主题“文明的进化”的涵义。
(4)综合上述分析,谈谈你对漫画证史价值的认识。
2019-04-05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