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材料二当代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试分析其历史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2017-09-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蜡。遇粤之荔支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了敌意
B.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C.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
D.农民阶级完全认清了基督教的反动本质
2016-12-12更新 | 343次组卷 | 9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泾华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诗是最能用来抒情表意的一种文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引用的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说:“四百万人同一哭”?
(2)“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2017-02-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为江南死难者志哀》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
(1)诗①“四百万人同一哭”是因为什么条约的签订日本割占台湾?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首诗写于 哪一年?
(2)诗②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抗日战争时期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诗③反映的反共高潮是什么?
(4)诗④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什么战役?结果怎样?
2016-11-18更新 | 10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