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1900年6月,上海道台余联沅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签订《东南互保章程》。东南各省在没有丧失主权、治权的前提下,与各国友好合作,共保东南、长江流域各省的和平与稳定;各国承诺不在上海及长江流域登陆用兵。这表明当时中国(     
A.半殖民地秩序的确立B.民族危机的缓解
C.近代社会性质的固化D.开启外交近代化
2023-06-11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丰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邸报的历史,既是一部政治史,也是一部科技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周时期的甲骨、竹简、木牍,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据传周代已经有了去各地采风问俗的史官,他们要“陈诗以观风”。王安石认为,孔子编订的《春秋》相当于剪裁拼凑的鲁国官报。直到西汉才出现了用绢帛抄写的专门收集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官吏任免及军政新闻的邸报,东汉则采用了纸,报纸正式出现。隋唐时期,中央为了加强与各藩镇的联系,开始设置专职机构从事邸报的编辑发行事宜,邸报名称出现。唐朝邸报的发行对象已经不限于藩镇和地方高级长官,而且扩大到中央各部和分封各地的王公贵族。宋代邸报的发行期开始固定化,发行对象也已扩散到民间。明朝设通政司,专门管理邱报的发行事宜。清代改名为《京报》,特许荣禄堂南纸铺承印,并向社会广泛发行;到咸丰、同治年间,刊行(京报)特权开放,北京前门外的私营报房发展成十几家。(京报)基于其官方背景而成为当时第一大报纸,但随着民国的建立,(京报)停止发行。

——摘编自杨文光(中国报纸发展史话)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初北京某私营报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20世纪初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中国邸报的发展情况,说明邸报的历史是一部“科技史”。
2022-03-18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一位同学在进行学习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做了以下笔记:“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包含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该事件
A.说明了基层民众已形成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
B.彰显了先进中国人积极寻求救国真理的愿望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势力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022-01-05更新 | 54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4年8月,英国杂志发表漫画(文明的胜利)(下图),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机枪与火炮,优雅地观看东方两条龙的生死搏斗。这反映出
A.西方国家对世界和平的向往B.欧洲文明对东方文明的蔑视
C.欧洲国家对日本获胜的担忧D.工业革命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2022-01-05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19世纪末美国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斗鸡队的新成员》,刻画了俄、德、法、奥、意和英等列强围观国际殖民主义争霸队伍中的最新一员日本。与此相关的是
A.“门户开放”B.甲午中日战争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
7 . 晚清画报的政治立场,很大程度上靠漫画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1-12-28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2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图1是《点石斋画报》乐卷上刊登的关于牙山战役的图画。它是对战斗宏大场面的全景再现。图2来自1894年在日本出版的《日清战争画报》。图中上方矩形文字框中写道∶"大岛旅团的士兵英勇奋战,将牙山的清军驻兵打得溃不成军。"这两幅图片
A.说明中日两国均在前线派驻记者B.说明牙山之战真实历史无从考证
C.为了解甲午战争提供了可信史料D.为研究甲午战争提供了独特视角
21-22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以下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三十两
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2021-12-26更新 | 46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并强占胶东半岛后,为了满足其侵略军的需要,于1903年在青岛建立起啤酒厂,这是我国历历史上第一家啤酒厂。这家啤酒厂是以德国资本为主,英国人投资合作,当时叫做青岛英德啤酒公司。

七十五年来,青岛啤酒厂的发展是很曲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投降而告终,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的中国,不仅没有从德国方面取得任何利益,反而让日本帝国主义把德国侵占的胶东半岛强占了去。日本接管青岛以后,由于青岛啤酒厂是德国人办的,所以,它要接收。但青岛啤酒厂有英国人的资本,经过几度交涉,日本帝国主义把青岛啤酒厂硬作价买了去,只付了英国人的那份资金,对德国人的资本则实行没收。于是青岛啤酒厂便改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的一个分厂,啤酒的商标为“太阳牌",与日本本国的商标相同。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青岛啤酒厂伸出了魔掌。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果夫派出曾养甫在青岛组织“齐鲁公司”,将啤酒、面粉、油脂、橡胶玻璃等厂“劫买”了下来。从此,青岛啤酒厂便落入四大家族之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青岛啤酒厂,对工厂进行了整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生产,并从一九五四年开始试行出口。

——载自《文史资料选辑第六十八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青岛啤酒厂的发展阶段,并分析不同阶段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021-12-19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