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2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021-09-26更新 | 459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卷
3 .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中华民族的崛起B.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C.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D.国民大革命
4 . 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八国联军侵华
2019-08-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12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6 .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6-11-27更新 | 36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7 .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