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地图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政治工具
2 .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01-01更新 | 250次组卷 | 7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3 . 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C.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4 . 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3亿美元,可甲午战争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已达15亿美元,比战前增加了3-6.5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增多B.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C.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D.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建厂
2021-12-20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时遭到当地民众坚决抵抗,损失惨重。在东三省,北起黑龙江畔,南至渤海之滨,到处都掀起了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瑷珲之战、北大岭之战,清军将领拼死抵敌,前仆后继。这表明
A.普通民众成为抗争的主体B.清军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
C.民族危机激发战斗的热情D.专制政体仍有较强生命力
6 . 下图是1901年西方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
C.漫画内容脱离实际且缺乏可信度
D.列强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人民反抗
7 . 下图反映的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这次战争结束后
A.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B.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
C.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寻求强国御辱之路的探索史。下列近代中国抗争与探索的主张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9 . 侵略者将北京城分为英、俄、日、美、德、奥等几个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俄军布告说,“遇有持枪械华人,定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枪,即将该房焚毁”。此次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