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该诗旨在说明
A.清政府被迫与八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B.《辛丑条约》规定中国既赔款又割地
C.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人民在外敌入侵的屈辱中逐渐觉醒
2018-10-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导致诗人“夜夜梦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 . “春愁难遭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B.抗日战争
C.日俄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019-01-30更新 | 533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痛心
B.对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的不满
C.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D.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歌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统练历史卷
6 .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