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瓒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
A.鸦片战争失败教训B.沙俄侵占大片领土
C.中国边疆地区危机D.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 .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11-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义和团痛恨西方列强侵略
B.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C.清政府成为了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
D.农民阶级展开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诗人的感触是因中国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7-10-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永平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6 . 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D.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7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中的“去年”是指(       
A.1840年B.1900年
C.1937年D.1895年
8 .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①(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写的这首诗,因何而发?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愈益严重
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9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河口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著名作家高阳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  )
A.李鸿章B.曾国藩
C.张之洞D.袁世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