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据材料可知,造成民众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B.戊戌变法的失败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D.清末新政的实施
2020-09-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辩证地分析东西方文明碰撞
C.要客观评价西方侵略的影响D.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3 .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第一段是坚甲利兵,第二段是工商业和政治,第三段才是思想学术以及文学艺术等等。”学界普遍认为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历史分界点应是甲午战争,这是因为甲午战争之后
①“中体西用”道路宣告破产       ②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产生
③“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       ④民主革命团体开始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8-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光绪二十一年,在丘逢甲等人的推动下,“台湾民主国”成立。他们一面电告清政府:“今之自主,为拒倭计,免其向中国饶舌;如有机,自仍归中国。”一面宣示中外,“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台湾民主国”成立于1894年
B.“台湾民主国”成立导致两岸分裂
C.丘逢甲等人尝试建立民主共和制
D.反映出台湾军民捍卫主权的爱国精神
2020-08-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在东亚地区的各国和诸民族所独有的国际秩序中,中华帝国的华夷外交体系构成了东亚地区外交体系的主体。德川幕府初期就开始尝试脱离中国的华夷外交而开展独自的外交关系,明治政府登上政治舞台后,同以往的统治者一样向清政府要求树立外交关系。甲午战争对于日本而言,新兴的日本在东亚变得更加重要了。不仅如此,此前中国一国可以主导东亚地区内的几乎所有事务,而今日本存在的扩大使得东亚世界呈现出了日清二元化的世界。在随后的欧美列强瓜分中国,以及随后的中国内乱中,日本逐渐取代中华帝国的东亚盟主地位。

——槽山幸夫《东亚近代史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二战后东亚格局演变概况

时间发展阶段内容
1945-1949一方独霸东亚地区基本上由美国单独控制
1949-1970两方对抗美国对苏冷战和对抗在东亚表现为和中国的激烈矛盾
1970-1980三角关系东亚出现了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
1980-1990四边平衡东亚出现了四国六方关系均衡发展(美苏、美日、苏日、中美、中苏、中日)
1990年以来多国协调东亚出现了多极协调的格局

——据王邦佐《回顾与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亚格局》


(1)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东亚格局的演变过程所呈现的特点。并简述1970-1980年间“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中,美国与中苏的外交关系。
2020-07-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破了以往清王朝的“天朝”体制,形成了近代不对等的中外关系。图中①应填的条约是
A.《望厦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7 . “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材料所述战争
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D.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促使外国列强得出此认识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0-05-13更新 | 158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璧山区大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1890至1918年间在位)执掌国政后不久开始执行“世界政策”。它主要代表了德国大工业家和大地主把德国从大陆强国变为世界强国的渴望,同时也混杂了思想界对中世纪大一统性质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旧。……威廉二世得意地解释他的“世界政策”就是向海外扩展殖民地,掌握制海权,争霸世界:“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一端胶澳租界大清国大皇帝已允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限。……德国所租之地,租期未完,中国不得治理,均归德国管辖,以免两国争端。

第二端铁路矿务等事中国国家允准德国在山东盖造铁路二道……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相距三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

第三端山东全省办事之法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料物。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最终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0-05-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8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