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的“是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A.激发了反清的革命思潮B.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 . 《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B.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C.独自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D.迫使中国承认两国的平等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部分)

年代总类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
1895年11412312
1896—191183817236623813695863.86
1912—19372081492660161345175970.36
1938—1945244142173414020.00
合计3112470910694185182869


从如表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信息,并简要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
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
2017-04-21更新 | 31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辜鸿铭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指出:“……运动的产生无疑应归于特殊的地方举事,它脱离了原有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一种更富于攻击性的、好战且完全失去控制的狂热,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敌人,都构成一种灾害。”材料重在表明该运动
A.一直受清政府的默许和支持
B.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色彩
C.体现了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
D.给帝国主义列强以沉重打击
7 .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力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期间
D.鸦片战争期间
8 .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被轰出中世纪”的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被打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启蒙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9 . 有学者在文章中提出:“这一条约是历史的伤痛,却也代表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依据,有学者指出,中国近代某一条约是历史的伤痛,却也代表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这段历史也间接造成了两岸之间的对立和隔阂。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6-12-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区河池市示范性高中高一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10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水不录用。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辛丑条约》
2016-12-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区河池市示范性高中高一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