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该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 . 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
A.维护清朝统治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D.笼络地方大员
6 . 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条款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
B.表明英国想同中国保持长久和平关系
C.体现了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
D.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
7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B.清政府逐步成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C.列强侵华策略的重大改变D.中国外交自主性逐渐丧失
8 .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深刻地表明了(   
A.洋务派卖国B.中国经济落后
C.西方制度先进D.封建统治的腐朽
9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利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外商企业享有免税特权
D.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