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一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08-24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C.甲午战争D.《辛丑条约》
3 . 《庚子记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洋人进京四十年,气数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当时与这段文字意思相同的斗争口号是
A.驱除鞑虏B.扶清灭洋
C.平均地权D.自强求富
4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新陈代谢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表明清廷开始与外国势力勾结
5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1次组卷 | 83卷引用: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98年5月23日,日本撤离威海卫,其后仅一天,英国就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下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此事的插图。这可以反映出

日本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
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
7 . 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惩罚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D.继续保持在华特权和地位
8 .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刘坤一和张之洞管辖的五省、浙江、福建、两广、河南等十三省相继声明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纷纷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东南互保运动进行B.中央权威极大下降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地方已实行了自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等条约;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做出让步。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加快列强侵华B.义和团运动制约主权丧失
C.义和团运动具有双重影响D.义和团运动启迪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朝鲜和他的邻居》报道中说:国“(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这可以用来佐证
A.日本备战充分B.中国实力极弱只
C.日本积极扩军人D.清廷军备废弛
2021-05-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