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2.服从礼法
3.尊重过去和历史4.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
5.循例重俗6.君子不器
7.主张逐渐的变革8.中庸之道
9.与人无争10.任重致远
11.自重与自尊12.当仁不让,不妄自非薄
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材料二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

……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湖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及“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的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

2 . 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清廷中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弃之,专守澎湖”。鸦片战争后,台湾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它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两江总督李宗羲认为“台湾形势雄胜,与福州、厦门相为特角,东南俯瞰吕宋等,西南遥制越南、缅甸,北遏日本之路,东阻泰西之往来,实为中国第一门户,此倭人之所以垂涎也……如得干略大员,假以便宜,俾之辑和民、番,兼用西人机器,以取煤铁山木之利,数年后可开制造局;练海师,为沿海各省声援,绝东西各国窥伺。此中国防海之要略,事之可行者一也。”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材料二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海军在战争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夺取制海权则被宣称为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唯一目的,达到了这一目的就能最终战胜敌人和夺取世界霸权。

——摘编自19世纪后期美国海军少将马汉《海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化,并简述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的海权论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并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简要谈谈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

2018-02-02更新 | 3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材料二中的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谁首创?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4)材料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的什么基本方针?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016-11-21更新 | 7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 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l880年又发布?官业下放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从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热潮。工业革命席卷一切工业部门,而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得特别迅速。
——《19世纪后期日本崛起的原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秦孝公任用商鞅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这句话的理解。
(2)材料二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2016-11-2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一)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