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0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付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开始大力加强资本输出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2020-08-06更新 | 161次组卷 | 40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字林西报》曾报道:“这是一场充满展示效应的战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东方两个巨人彻底交换了位置日本,仿佛从来没被我们仔细地注意过,却一跃成为我们这些列强中的一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看到它的加入。”这场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B.远东政治格局发生改变
C.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3 . 1900年,当满清政府对欧美十一国宣战时,东南各省督抚联合起来形成了“东南互保”,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此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削弱了中央统治B.东南各省脱离了清政府统治
C.推动地方民主化D.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2020-07-23更新 | 33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D.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5 .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列强开始大规模对华输出资本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6 .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太后紧急召开御前会议研讨对策。载漪等人认为人心不可失,应该利用义和团的热情与列强决一雌雄。光绪皇帝强调“战非不可言,顾中国积衰,兵又不足特,用乱民以求一,宁有幸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危机面前清廷分歧严重B.开明官员认为民气可用
C.光绪软弱求和错判形势D.民众反帝热情扭转时局
7 . 下图为爱国华侨谢缵泰于1898年创作的《时局图》,可知(   
A.中国完全沦落为西方的殖民地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贸易自主权开始丧失D.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国际舆论同情中国,日本在外交上,一直有列强干涉的压力和危险,所以在开战之初,多数国家判断中国将获胜日本各界亦有人认为第一次中日战争“确是天皇势力的巨么大冒险事业,是把初生的生命作为赌注的投机事业”上述情况本应该是中国可以抵御日本侵略的有利条件,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旨在说明
A.日本对外战争具有不义的性质B.晚清政府忽视战争舆论的重要
C.战争结果与国际舆论的相悖性D.战争胜负取决于双方外交理念
2020-05-28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实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10 .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_____________》,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