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840~1901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即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的签订D.三国干涉还辽
2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2021-04-16更新 | 259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为晚清政府的一道上谕。与上谕中的“外侮”相关的是

A.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自强求富”改革由此开启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020-09-22更新 | 230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10次组卷 | 4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