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经过约一个世纪对边疆地区的用兵,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疆域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朝在继承历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清朝前期巩固疆域措施示意图的草图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专设掌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指出清政府在图中④处采取的措施?并以西藏地区的治理为例说明清朝“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反映的主线是什么?图二《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由此反映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
2022-12-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漫画反映了某次战争后各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对此次故争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展到了投资等领域
②为外商的经济入侵打开了大门
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导致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A.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25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甲午战争至武昌起义间,埃及亡国史透过报刊、教科书等媒介,借以弹词戏曲、竹枝词等表达形式广为流传,化为亡国象征,时常出现在政治讨论、启蒙话语塑造中。就讨论主题而言,“外债”“文明”“改革”是中心话题。这一现象反映(     
A.民族危机加剧下民族主义意识凸显B.大众传媒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
C.亚非拉地区是民众关注世界的焦点D.晚清政府着力营造变法的浓郁氛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这一条关系重大。以后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使用的军队就是根据这个条约早已盘踞在平津铁路沿线的‘中国驻屯军’。”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事件产生意义。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2020年庚子之春因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将永载史册。而120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也被铭记在国人心中,因为它
A.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发展B.使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D.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7 . 下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某次侵略战争。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