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1900年6月清廷正式向诸列强国家宣战之后,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了互保约定,形成了中央对外宣战而地方议和的怪异政治局面。东南督抚们的这一做法(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迫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加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D.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3 . 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 . 甲午战败后,以进化论为灵魂的《泰西新史揽要》风行一时;以亡国灭种作警告的《中东战纪本末》传诵海内;以日本变法为借鉴的《文学新国策》备受欢迎。这说明,甲午战败促使(     
A.学习日本成为共识B.民族忧患意识增强
C.维新思想广泛传播D.民族危机开始产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延缓了中国半封建化的进程B.体现了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
C.使列强放弃瓜分中国的计划D.显示出强大的反帝爱国力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变数具体内容
文化扩张这是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做为初生事物,可以对旁边其他文化造成影响。两个不同的文化接触时,相互的交流也造成彼此质的改变。
文化抵拒这是外来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就等于一种病原体或是一种生物体进入另一种生物体之内,必定会产生抗拒或排斥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成为一种动力。这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大致上是差异越大,抵拒性就越强,但所造成的适应,也往往最具有创造性。
文化的同质与异质这是指文化内部是否具有差异性,在具有区域性、阶级性、时代性等差异的异质文化中,较能产生多彩多姿的活力激荡。它比缺乏这种差异性的同质文化,会有更强大的活力。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的分光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3亿美元,可甲午战争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已达15亿美元。比战前增加了3-6.5倍。这主要是因为
A.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
B.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增多
C.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D.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8 . “在侵略者眼中,他们联合军的行为是正义的,是为帮助中国平定内乱而来的”,“腐朽的清政府竟然幻想依靠半宗教的势力去对抗现代化武器”。材料所述现象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9 .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发行的一幅宣传画——“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该宣传画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亿两赔款和3千万两赎辽费,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贷款3亿两白银。清政府这一举动
A.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直接导致小农经济瓦解D.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