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22-23高一上·天津河西·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96年,英法达成协议,云南、四川的一切权利两国共享;1898年,英德达成协议,规定天津到山东南部的铁路由德国修建,山东南部到镇江对岸的铁路由英国修建。这表明(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3-03-04更新 | 217次组卷 | 6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6近代中国的政治——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与模拟演练(统编版)
18-19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客观上(     
A.扭转天津混乱的治安局面B.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
C.趁机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D.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023-03-01更新 | 228次组卷 | 28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22-23高一下·湖北荆州·阶段练习
4 .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留日热潮的产生归结起来,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日制日”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年《劝学篇》中专设《游学》一章,论述游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迅速强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才,他还列出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点。……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倍敦友谊”“代培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

材料二   晚清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潮进一步打破了文化教育上的封闭状况,通过日本输入西学,介绍了先进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日学生组织了政治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1911年之前留学教育的最大成果来自留日浪潮,它直接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革命军》《猛回头》等为反清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黄兴、宋教仁等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此外,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成为著名思想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卓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留日热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虽然事事对西方列强让步以求苟安,但唯独对日本一直态度强硬。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实力弱于西方列强B.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C.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D.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
2022-12-26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2
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甲午战争如此评论:“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材料反映出(     
A.清朝已经面临中央集权危机B.梁启超对李鸿章持肯定态度
C.为维新变法开展寻找理论依据D.李鸿章已经具有民族民主思想
22-23高三上·河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1年《辛丑条约》特别规定“永禁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要求清政府将条约文本“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这一规定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开始确立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帝国主义就侵华利益达成了妥协
2022·北京·三模
8 .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地处黄海北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50多公里的海域。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舰扬威、超勇、致远、经远沉没于此海域。经水下考古实物资料证明“丹东一号”即为致远舰。以下是整理自考古报告中的内容。

舰体结构:水下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经远舰装甲较厚,明显与“丹东一号”不符,另两舰未使用穹甲结构。此外,“丹东一号”沉船还发现多个方形舷窗,方形舷窗只安装于致远舰及其姊妹舰靖远舰,其余舰均未安装,这是识别致远舰与其他甲午沉舰的重要标识物。

武器配备:致远舰的主要武器在“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中均有发现……超勇舰与致远舰武器配备区分明显。此外,加特林机枪铭牌上标注有“1886”,这正是致远舰的建造时间,铭牌上的产地也能与当时的公司名称对应。现日本三笠公园有一门同样型号的机关炮,为海战后日军从致远舰桅盘上拆卸。

餐具:共发现3个带有清晰“致远舰”标识的瓷盘及碎片。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圆形微标。

综合以上,并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档案和海域当地的口述史料,判定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列举“丹东一号”沉船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并论述“丹东一号”沉船的研究价值。
2022-08-16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21-22高二下·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至1911年,中国已修成的铁路里程的93.1%控制在帝国主义手里。此外,外资还控制着中国机器采煤的91.9%(1912年),生铁生产的100%,棉纺生产的76.6%(1908年),内外航运的84.4%(1907年)。这类现象(     
A.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B.标志着中国沦为了殖民地国家
C.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快速发展D.促使国家间平等关系逐步构建
21-22高二下·陕西渭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辛丑条约》的条款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惩处官员。在以中央官员为主的12名“祸首”中,载澜、载漪等9人被清廷处斩立决、斩监候至革职不等。在地方官员乃至拳民共计142人的惩处名单中,大部分亦被追究。这反映出(     
A.列强完全左右了清政府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
C.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政府依靠列强维持反动统治
2022-07-2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