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2023-11-15更新 | 900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一面要求东南督抚遵守对列强宣战的上谕,“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响,力保疆土”; 一面又表示对其宣战是出于“万不得已的苦衷”,并敦促他们“各尽其职之所当为,相机审势”。这反映出清政府(     
A.反侵略斗争的策略灵活B.面临严重中央集权危机
C.对战争正义性存在疑虑D.将外交权力下放到地方
2024-05-07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押第6题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3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去美国的人非常少。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博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咨文,指出:“我国宜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咨文。对上述材料准确的理解是( )
A.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侵略B.美国重视帮助中国发展文化教育
C.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文化价值观渗透D.美国企图强化对华思想控制
4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
A.推动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导致了晚清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致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