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梅林在《新时代》杂志发表《中国的骚乱》一文,写道:“据我们所知,中国人从来没有企图拿着武器扼杀欧洲的“文明和人道’,然而‘铁拳政策到中国去干什么却是大有文章的,无论如何是跟欧洲的文明和人道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材料中的“骚乱”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民主革命浪潮
2 . “……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
3 .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
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6月“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表中材料表明
A.中国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B.中国逐步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C.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D.历代政府为收回国家权益做出了努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国际关系中主要靠实力
B.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5 .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时说,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片面条约,“条款之酷,赔偿之巨,为亘古所未有”,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等方面,被列强紧紧缚住了手脚。这位学者评论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