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无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国外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无法比拟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却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与以往历史大大不同的时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具体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7-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6月调研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下面部分王朝的边疆治理简表

时期管理体系边疆防御民族政策
汉朝设郡县或由少数民族酋长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迁、屯田、册封等
唐朝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首领管理事务,可世袭;设都护府,统一于中央政府。确立军镇屯戍制度。采取武力讨伐方式,但以怀柔、招抚为主,故册封、和亲为历朝之最。
清朝前期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西北设伊犁将军,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等。制定笼络政策,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边疆治理的新发展,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锦棠,新疆首任巡抚。1878年,刘锦棠完成收复新疆的光荣使命,负责新疆善后工作。1882年,向朝廷启奏《遵旨拟设南路郡县折》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省。1884年,清政府采纳刘锦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省,并委任刘锦棠为首任巡抚。1885年,刘锦棠针对当时原有伯克(少数民族上层)欺压甚至奴役民众的现实,上奏建议裁撤伯克。此后两年,刘锦棠继续委署州县官吏的同时,陆续将各城伯克大量裁撤,大量伯克占有的土地收归国有,新疆民政等事务尽归中央委派官员。同年,刘锦棠改革原有的屯田制度,促进了民屯事业发展。刘锦棠任巡抚时,还在新疆遍设义塾,以《孝经》《小学》《论语》《六经》等汉文典籍为教授内容。

——摘编自童远忠《刘锦棠抚新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刘锦棠治理新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锦棠治理新疆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