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对此各省督抚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他们的协饷,有的就协饷数额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B.半殖民地化程度正日益加深
C.清政府内部矛盾十分的尖锐D.地方督抚势力兴起挑战中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在统一全新疆地区后,建立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化体制:在伊型设立将军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哈密、吐鲁番建旗设札萨克;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在汉、回集中的东部地区推行州县制。政治体制不一,给管理带来了混乱。随着清王朝的日渐腐败,其固有弊端也日益彰著。将军府既无专设治民长官,又无统一政令,各级王公、伯克往往打着朝廷旗号自行其是,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剧,和卓后裔叛乱接连不断,浩罕和沙俄侵略势力乘虚入侵,霸占伊犁和南疆。鉴于内忧外患的严重威胁,以魏源和龚自珍为首的部分知识分子,遂力主在新疆设行省,建州县。光绪四年(1878年),阿古柏反动势力被逐出南疆后,左宗棠和刘锦棠复极力创议建省。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发布建省上谕,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魏光焘为新疆布政使,是为设省之始。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行政制度的一体化,这是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的历史性转折。

――摘编自丁立军《新疆军府制的建立及其局限》


(1)根据材料,归纳清政府在新疆设置行省的主要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置省的主要意义。
3 .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  )
A.左宗棠收复新疆B.反割台斗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D.义和团运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锦棠,新疆首任巡抚。1878年,刘锦棠完成收复新疆的光荣使命,负责新疆善后工作。1882年,向朝廷启奏《遵旨拟设南路郡县折》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省。1884年,清政府采纳刘锦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省,并委任刘锦棠为首任巡抚。1885年,刘锦棠针对当时原有伯克(少数民族上层)欺压甚至奴役民众的现实,上奏建议裁撤伯克。此后两年,刘锦棠继续委署州县官吏的同时,陆续将各城伯克大量裁撤,大量伯克占有的土地收归国有,新疆民政等事务尽归中央委派官员。同年,刘锦棠改革原有的屯田制度,促进了民屯事业发展。刘锦棠任巡抚时,还在新疆遍设义塾,以《孝经》《小学》《论语》《六经》等汉文典籍为教授内容。

——摘编自童远忠《刘锦棠抚新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刘锦棠治理新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锦棠治理新疆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新疆境内爆发的各地起义,使清朝在新疆的统治濒临崩溃。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率军侵入我国新疆南部,建立“哲德沙尔”政权(即所谓七城汗国)。整个南疆和天山以北的大部沦入阿古柏之手。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河谷,清朝在新疆只剩下塔城等少数据点。1875年,清朝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到1877年底,清军陆续收复了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1881年,清朝收复被沙俄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地区。

——《清朝统一新疆与开发方针的制定》


根据材料,分析新疆设置行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的历史意义。
2020-12-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蜂拥而至,人数逐年增加,1864年有180余人,到1890年达到1296人。这30年间,中国各地共发生大小教案达400余起,反洋教事件遍及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等省的城镇乡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具备排他性B.民众对外来侵略的反抗
C.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D.清政府未能协调好矛盾
2020-11-2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7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辩证地分析东西方文明碰撞
C.要客观评价西方侵略的影响D.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8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所引发的历史事件、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
(3)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9 . 近代以来, 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这些口号的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