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大事记

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英、法、德、美银行团借款,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川人群情激奋,拒款保路风潮急剧高涨。

6月17日,成都各团体在川汉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派领袖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会员很快即逾10万人,各地分支机构达67个之多,几乎遍布全川。

8月初,保路同志会派代表刘声元进京请愿,结果被押解回籍。

8月24日,保路同志会决议立刻罢市、罢课。与此同时,在各地还发生了捣毁巡警署、自治局、经征局和教堂的暴力事件。

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不纳粮食税。抗粮抗捐斗争在全省蓬勃兴起。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逮捕蒲殿俊、罗纶等人,关闭保路运动的机构。并下令对示威群众开枪镇压,制造“成都血案”,同盟会利用此事件开展革命事业。

9月8日,成都附近的同志军在同盟会会员秦载赓率领下首先起义,汇集了20多万人围攻成都。

9月10日,清廷将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人在荣县宣布独立,建立第一个革命党人的县级政权,成为全川独立的先导。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保路运动的演进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四川保路运动的原因和意义。
2022-04-2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清末新政“不仅继承了洋务运动的事业,而且也继承了百日维新的事业”,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又保留、完善了这部分改革的成果。此后,面对社会乱象,孙中山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号呼。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A.以传承成果为主要方式B.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
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利益D.以实现民主政治为目标
2021-11-11更新 | 1075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作了如下的规定: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循序以进”。对此解读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C.该文告的发布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彻底结束
D.对内强调统一有利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021-08-23更新 | 955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英、法、美、德、日、俄等列强在中国问题上达成“大国协调”:拒绝给予深陷财政困境的清廷或南京临时政府任何一方贷款,强调只有一个更加稳定的、能够代表全中国的政府才能获得列强的财政支持。列强的这一“大国协调”
A.意在挽救清政府的统治B.使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衰落
C.实为干涉中国内政找借口D.表明西方国家赞同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