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2022-07-14更新 | 4487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民国初年,国民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经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机构拥有较高的权威,包括大总统在内的各种重要官职,均需选举或得到认可,方能产生;各项法律政令和重大行政事务,亦需经批准方可实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B.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3 . 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
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
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
2022-05-16更新 | 1473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驻华外交官虽有意维护原有政府,但发现“所有一切武力行为,以期恢复旧观,断无可望”“以兵法观之,(清)似无可望”。这说明英国外交官
A.积极推行“以华制华”方针B.支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认为清廷统治难以维系D.主张武力干预中国内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孙中山曾就推举袁任临时大总统做过解释:“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盖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弟恐生出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退让……。”由此推知
A.南北和议具有历史的必然性B.孙中山以妥协求共和的智慧
C.利益群体之争成为主要矛盾D.孙中山的妥协导致革命失败
7 . 《临时约法》的制定者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虽然其内容是先进的,但从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两千多年专制传统的国家,“从天而降”的宪政民主如同闹剧。材料可用于解释近代中国
A.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B.阶级矛盾难以调和
C.全面学习西方的必要性D.立宪活动的欺骗性
2021-11-13更新 | 15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十分推崇黄帝,称其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中国民族开国之始祖”。其意图是
A.探源国史以树立文化自信B.尊汉排满以推翻清朝统治
C.核定地价以实现民享民有D.结束专制制度以实现民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