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汉阳兵工厂工人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此时实有断绝供给吴贼枪械的必要。自今日起,宣布总罢工,再不要为吴贼造枪械攻打我们革命的战士。我们的口号是:武汉工人大联合!”这反映
A.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B.人民群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
C.武昌起义得到民众的支持D.国民革命已取得了基本胜利
2022-02-15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二·七惨案后,李大钊指出;现在中国是在资本帝国主义压迫之下,试看全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阶级谁能反抗?只有无产阶级。在“三大”后,李大钊更进一步指出:我们加入国民党的“目的在于改组它,改变纲领,并设法使它同群众相联系”。他意在强调
A.无产阶级是当时中国唯一的革命动力
B.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C.无产阶级要争取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D.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以至国民革命时期,早期共产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纪念给予高度重视,实现了五四纪念的奠基,并以话语自觉不断赋予五四纪念以新的意义,形成一套纪念的体系,不仅传播了革命思想,还发挥出民众动员的效用。在五四纪念的起始阶段,已形成以政治、文化双重语义来阐释五四运动的共识,即以“爱国运动”“救国运动”指称“政治五四”,以“新文化运动”言说“文化五四”,这种双重语义合流交融态势影响并奠定了其后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的基本底色。

1919年5月,陈独秀将五四运动视为“国民爱国自卫”和“觉悟”的体现,1919年10月,李大钊强调五四运动系“排斥侵略主义”,并不只是爱国运动,“实为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因此,激发青年热情,“复活五四精神,到民间去”,动员民众走社会改造之路,便成为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纪念五四运动的“新意义”。

1925年4月,青年团中央在号召学生筹备五月纪念周活动时,将五四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并提出“继续五四运动的精神,组织整顿学生会,反对反动思想与腐败教育,到劳动群众中去,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此后,“民族运动”“民族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话语在五四纪念中渐趋火热。

——摘编自霍新宾《中国共产党早期五四纪念及其内在理路》


(1)据材料指出,与早期共产主义者相比,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纪念有何新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分析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3)1925年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怎样的时代追求?据此概括五四精神的核心。
2022-01-23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政治:革命的征程(1919-1936)(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建党初期,从事工人运动的共产党员好站在“革命大义”的高度论理。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共产党在宣传中突出“民族解放”的主张,尽量不使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口号。这种变化表明
A.工人运动的水平有待提高B.共产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入
C.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有限D.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
2022-01-22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29题 民国前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5 . 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陈独秀热情地宣布:“这是民主主义对君主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则开始以《新青年》为阵地,与李大钊一起关注劳工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这种变化说明
A.知识分子思想略显混乱B.新型政党成立形势向好
C.俄国道路成为大众选择D.资本主义道路已被拋弃
6 . 据中共一大代表回忆,大会“议事日程共有四项:一、党纲与政纲;二、党章;三、中心工作与工作方针;四、选举”。从党的政治建设的视角回望,中共一大的贡献是
A.确立了党的政治方向B.提出思想建党的原则
C.产生统一的领导核心D.形成严格的纪律意识
7 . 在国民党“一大”上,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了一份宣言,强调反帝反军阀的立场,致力于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宗旨,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对内建立地方自治政府。该宣言的发表
A.使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B.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C.标志着北伐战争正式开始D.使反帝反封建任务顺利完成
2022-01-14更新 | 6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1920年《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封面设计。该设计可以用来说明
A.知识分子对劳工的关注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劳动光荣理念深入人心D.救亡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2022-01-13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21年中共一大的党纲规定∶"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共有"。1925年,中共四大在农民运动的决议案中提出;"须切合当时当地农民需要,但不宜轻率由农会决议实行减租运动"。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逐渐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为统一战线做出了努力
C.以农民运动为工作重心D.在土地政策上存在右倾
10 . 中共早期领导人曾回忆:“农民运动,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在中共的历次讨论中,直到第三次代表大会(1923年召开),代表才注重这个问题,尤以毛泽东为然”,毛泽东向大会指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这说明中共三大时毛泽东
A.认识到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强调了农村是中国革命的重心D.初步形成了农民革命动员思想
2022-01-0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9“23”年度周年纪念-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