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的“文化的觉悟”和“社会的觉悟”分别是指
A.抨击封建道德,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中下层平民生活和习俗的改造
B.摈弃天朝上国的盲目自信态度;社会习俗的西化
C.努力在中国尝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2 . 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上述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中心形成的原因B.五四运动中心转移的条件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D.民族工业体系畸形的表现
2019-10-11更新 | 588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2019-08-10更新 | 1833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10月段测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这场运动的主力发生了变化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
2019-01-30更新 | 1749次组卷 | 5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 . 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18-03-01更新 | 100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但其运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材料描述的运动:
A.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9 .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打倒列强,除军阀”
2016-1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锦州第一高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