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郁达夫曾经说道:“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其言论表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B.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信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D.提升了个人的主体意识
2022-03-19更新 | 758次组卷 | 10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6近代中国的政治——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与模拟演练(统编版)
2 . 1919年5月4日下午,大批游行示威的北京大学等校学生涌到曹汝霖家门口,有一个愤怒的学生执起一块大石头,朝曹汝霖的围墙内扔了进去,差点砸中曹汝霖年迈瘫痪的老父亲。这说明五四运动期间
A.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B.存在非理性的爱国行为
C.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D.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3 . 随着所生代知识分子的兴起,五四时期出现了新的“平民观:即以阶级观念来诠释“平民”的思想内涵,称其为“劳动阶级”(亦即”农工劳动者"),担负着社会改造的重要责任。新“平民观”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B.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改造的主力
C.团结农工是革命的首要任务D.中共成立的组织条件日益成熟
2022-03-06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6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4 . 中共早期领导人曾回忆:“农民运动,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在中共的历次讨论中,直到第三次代表大会(1923年召开),代表才注重这个问题,尤以毛泽东为然”,毛泽东向大会指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这说明中共三大时毛泽东
A.认识到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强调了农村是中国革命的重心D.初步形成了农民革命动员思想
2022-01-0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9“23”年度周年纪念-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A.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B.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D.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6 . 中共二大《宣言》虽然指出帝国主义操纵封建军阀,也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但更加突出反封建;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发刊词中虽也呼吁反抗帝国主义,却明确提出“军阀的内乱”是“和平统一与自由之最大的障碍”。这反映出,中共当时
A.正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国民革命B.以武装起义对抗军阀的屠杀
C.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解有待深化D.着手起草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湖南是《新青年》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但直到五四前夕,《新青年》在湖南仍“销行极少”。五四运动后,“湘人亦群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才大增,半年之内,该社销售《新青年》达两千本。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旅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C.促使湖南成为了新思潮的中心D.提供了传播新思想的契机
2021-08-29更新 | 846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8 .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政策。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他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拢蒋介石。材料揭示了
A.陈独秀坚持维护中共革命领导权B.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
C.国民党右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9 . 1919年3月,埃及爆发了以开罗学生反英示威为起点的反英大起义;4月,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印度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5月,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些运动都
A.以民族文化来反对外来文化B.加剧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C.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D.瓦解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
2021-07-16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