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1919年5月4日晚,北大学生领袖许德珩作诗:“山东我国土,寸草何能让?工农兵学商,人民四万万。为何寡欺众,散沙无力量;团结今日始,一往无前干”这表明当时青年学生认识到(     
A.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B.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救亡运动成败的关键D.统一战线建立的作用
2 . 通过对比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难发现: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而后者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这一区别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A.领导者的周密组织和安排B.新式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
C.电讯业和报刊业飞速发展D.广大人民群众对国事的关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究其决定性因素是(     
A.国共两党密切合作B.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C.人民群众广泛支持D.各派系间的军阀混战
4 . “500多名留学生在东京的中国公使馆召开集会,日本军警不满意学生们手持白布标语中的‘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等字样,与学生发生冲突,三十六人被捕”。材料中“留学生”的意图是(     
A.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B.抨击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C.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D.批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5 . 有学者指出,近百余年中华民族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过程(如表)。由此可知(     
代表性事件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鸦片战争开始萌发
甲午中日战争初步觉醒
五四运动升华
抗日战争高涨

A.民族意识在反侵略过程中不断地增强B.民族意识与社会性质变化保持同步
C.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历史中逐渐形成D.列强侵华是民族意识形成根本原因
2023-02-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认为,国民党是“一个多阶 级的联盟”,其政纲原则是“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主、争取公民的人的生 活”,而“中共不过是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因此他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一观点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这说明当时(     
A.国民党已经转变成工人政党B.共产国际错估了中国形势
C.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初步形成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3年7月,胡适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题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讲座时,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以理性对抗传统,以自由对抗权威,张扬生命和人之价值对抗压制生命和人之价值的运动。”其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普及了西方人文主义D.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琼崖革命领导人冯白驹说:“不管我们的损失是如何重大,白色恐怖是如何厉害,反动统治是如何黑暗,斗争是如何残酷与艰苦,但我们都克服了,度过了难关,坚持下来”,是“山不藏人,人藏人”。其旨在说明,琼崖革命斗争的胜利(     
A.在于坚定革命信念支撑B.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支持
C.受到独特地理环境影响D.为大陆的解放提供借鉴
9 . 1924-1927年的这场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A.反帝反封建运动B.思想解放运动
C.收回利权运动D.农民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部分活动
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坚持贯彻扶助农工政策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2023-01-07更新 | 332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