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共政权的对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中大多数人出身富室,接受过新式教育,活动区域多集中在城市集镇,不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严重地脱离农民群众。因此,他们在反清斗争中非但未与农民融为一体,反而在某些问题上走向了对立。例如在对待新式学校的态度上,两者的对立就十分明显。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反抗活动中常把新式学校当作泄愤的对象,发生许多毁学事件,而当时新式学校又恰是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

材料二   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时,党员发展到57967人,其中工人成分占党员人数的50.8%,农民占18.7%。据1929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的统计,19286月,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占10.9%,农民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降为7%,19307月降为5.5%,19309月下降为1.6%。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员比例的变化及其原因,并说明此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2-10-2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启后卷)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2 . 为实现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土地革命前期,地主、军阀之间以及地方军阀与蒋介石国民党中央之间的激烈冲突和频繁战争,给力量相对弱小的红军提供了一个有利发展的社会环境。

——摘编自《军阀混战与工农割据之初探》

材料二   在国民党突然叛变革命时,中共真正认识到武装斗争,尤其是独立掌握的武装斗争对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大革命前后中共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   如表为土地改革前华东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

地主与贫农人均占地比较

地区福建66南平、古田、沙县3福州鼓山区鳝樟村
地主人均占地(亩)7.4721.762.1
贫农人均占地(亩)0.610.670.41
地主/贫农(倍)12.2432.485.12

——摘编自《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复杂的时代环境,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并说明其合理性。(要求: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021-04-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