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观念最早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梁启超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建设,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也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的背景。指出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内涵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复兴论”在当时盛行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提出的关于宣传大生产运动、财政经济政策、耕种作物要求、生产与战斗相结合的经济类标语口号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其中④为宣传(       
A.大生产运动B.财政经济政策C.生产与战斗相结合D.耕种作物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是全国人民抗日指导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下列各项中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举措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团结农民抗战
B.颁布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C.作为中央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D.在河北省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9年1月,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后改名为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叶剑英为副教育长。该训练班的开办(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表明了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C.有助于提高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能力D.体现了国民党的抗战领导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主要抗日文献。这说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
时间文献
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2年4月《对日战争宣言》
1933年1月“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抗日统一战线
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12月《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一直把日本帝国主义作为主要敌人
B.始终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C.为民族大义与国民党既斗争又团结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开辟敌后战场
6 .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和政府委员选举中,在人民中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谢觉哉、肖劲光、徐特立等19人主动退出候选人,以党外人士递补。此举
A.体现了边区政府对贯彻精兵简政的决心B.削弱了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地位
C.有利于巩固以及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为日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积累了经验
2022-03-22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决议提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在此,中共主张
A.促成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联合不同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
2022-03-14更新 | 1821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 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作用”。1944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外国仍然有许多人不十分明白,过去二十三年的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一直是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将来依然如此。”这一时期毛泽东强调国共关系旨在(     )
A.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B.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C.推进民族解放战争发展D.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2022-02-27更新 | 573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抗战时期的部分文学作品,这些作品
时间作者作品内容及地位
1937年中国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话剧《保卫卢沟桥》是抗战爆发后第一个宣传鼓动抗日的戏剧
1938年周立波报告文学集《晋察翼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事迹
1938年刘白羽报告文学《游击中间》作品以滨沱河一带为背景,描写游击队的抗战生活
1945年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之《荷花淀》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A.以报告文学为主要形式B.以敌后根据地军民抗日为题材
C.鼓舞了全民族持久抗战D.着重塑造华北解放区军民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日本进攻缅甸后,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起陆续开进缅甸。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这说明中国远征军人缅甸作战
A.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B.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C.有力支援了盟军的对日作战D.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