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1949年6月,英国商人主办的《字林西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上海有一些不真实的报道和谣传。针对此事,上海军管会并没有立即查封该报,而是对其进行警告并让其公开承认错误。《字林西报》马上写了道歉信并刊登在其报纸上。上海军管会的这一做法
A.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体现了革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2 . 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
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
2020-08-27更新 | 2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主要矛盾的变化B.两党性质的变化
C.社会性质的变化D.国际因素的影响
4 .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D.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020-06-25更新 | 16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有利时机大力宣传东北14年抗战历史及英雄人物的事迹,在弘扬传播红色文化和抗联精神的同时,还戳穿了国民党不承认东北存在党领导的部队及不存在东北抗联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谎言。中共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调查以丰富史料B.凸显中共抗战的贡献
C.鼓舞士气以取得胜利D.为国共谈判奠定基础
6 . 1945年 8月,抗战硝烟刚刚熄灭,中国正面临着内战与和平的十字路口。早在1945 年4月24日,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形象的提出对蒋介石采取的政策应是“洗脸”而不是“割头”,8月25日赴重庆谈判前,更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中国共产党采取上述对蒋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军队不断壮大具备实力B.中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强烈要求
C.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D.统一战线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
7 . 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 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 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B.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
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2020-03-01更新 | 722次组卷 | 2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政府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政府接受这一方针主要是因为(  )
A.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B.民主人士希望社会稳定
C.美国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D.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9 .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次革命,对社会进步影响不一。近现代中国也是一个不断“革命”的时代,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运动。正确反省中国“革命”,有助于照亮未来的前程,实现中国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我们稍加引申,“周朝的革命”,是指结束氏族——部落制,进入宗法封建制的革命。而“汉朝的革命”,是指秦汉结束宗法封建的贵族政治,确立宗法君主专制之下的官僚政治。而秦以后两千年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

——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

材料三   问:中国共产党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

答:“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摘编自《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1945年9月27日)

材料四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周朝的革命”“汉朝的革命”与“辛亥革命”各自“革命”的内涵。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革命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对近现代中国革命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0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2020-01-01更新 | 1935次组卷 | 6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