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 . 《南京条约》中有关英商洋布进口的税率比例应该是多少,是否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及何时做出怎样调整,均没有明确的界定。这(     
A.拓展了英国在华活动的区域B.便利了西方对华的资本输出
C.侵夺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D.违背了国际法平等互惠规则
3 . 中国近代历史上,“外洋”一词的内涵及使用频率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表反映了这种变化的概况。这说明(     
代指“中国近海”代指“欧美等外国”
嘉庆朝(1790—1820)744
道光朝(1821—1850)14119
咸丰同治朝(1851—1874)2725
光绪宣统朝(1875—1911)8148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领海缩小B.民族危局冲击中国传统认知
C.政局更替影响词语含义变迁D.清廷基本沿袭传统夷夏观念
4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材料中所涉及的战争(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2-07-12更新 | 200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鸦片贸易中,英印政府(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按鸦片成本的300%税率抽税,税额总量不断上升。1792年鸦片税占到岁入的5.2%,1812年上升至7%,1822年达到10%。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B.英国工业革命加速推进
C.英印财政依赖鸦片贸易D.中英贸易愈发畸形发展
2022-05-05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文报刊数量猛增,内容上不像以往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大幅度增加中国时政评论、贸易与商业新闻和评论、商业广告等内容。这些变化
A.符合西方扩张在华利益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深入
C.提高了基督教的影响力D.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7 . 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B.新的通商口岸的设置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传统商路交通的没落
8 . 鸦片战争后,以产棉为大宗的江苏南通“稻则不足供一邑之食”,只好仰仗他乡输入粮食;原本就缺粮的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也因为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而不得不从江南、东北输入粮食。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经济重心发生重大变化
C.传统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降低
9 . 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 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B.五口通商外国商品输入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传统商路交通逐渐没落
10 . 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2021-06-01更新 | 11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博野中学2021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