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三元里民众强烈的反帝情绪
B.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D.正确认识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
2 .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
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
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④外国军舰深入长江口岸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3 .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
A.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B.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C.民族抵抗意识的丧失
D.传统意识支撑下的排外思想
4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
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
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
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
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
5 . “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
D.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
6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7 . 以下四条是中国近代若干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为
①(英国)“大臣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与内阁大学士或与派出平行大宪酌议关涉彼此利益事件。”
②其英人如何科罪人,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③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④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8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3次组卷 | 65卷引用: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镇江军民英勇抗敌,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史中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且,震动了当时的欧洲。恩格斯曾经极其热情地赞扬镇江抗敌英雄们的‘勇敢和锐气’,歌颂他们‘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并且,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该战役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2017-07-0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六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10 . 1943年1月,重庆国民政府和英国、美国分别签订了取消英美两国在华治外法权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此同时,“关税协定”权最终也被取缔。使英美获得“治外法权”、“关税协定”权益的战争和条约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C.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D.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