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年12月高一月考历史试题
3 . 邮政作为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璞鼎查在香港设立皇家邮局,随后在五处通商口岸设立分局,这是列强有计划地在中国设置“客邮局”的开端,表面是为满足侨民通信需要,其实是为满足其“远东中国政策”。

——据刘波《清末“客邮”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材料二   近代邮政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与每一个历史事件紧紧相连。

1898年9月,光绪帝发布谕旨,要求各地设立邮政分支机构,酌情裁撤驿站,以便利商民通信。

1916年1月,北京邮政总局通令,将邮政日戳改为“洪宪元年”,同时印制“洪宪”纪念邮票。

1932年1月,北平邮政管理局宣布,以后凡邮寄包裹及信件,均加盖“不买日货,不卖日货,不运日货”等字样。

1949年2月,军方代表宣布对原北平邮政实行正式接管并着手恢复业务。与此同时,标志旧政权的中华邮政邮票一律停用,改贴华北解放区邮票。

——据修晓波《邮政史话》

材料三   为纪念重大事件或人物,邮政部门往往专门发行特种邮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客邮局”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列现象发生的背景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张,阐明对该事件进行纪念的理由。
4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围绕主题进行说明(包括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材料二:2018年是伟人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下面是毛泽东同志留下的经典论断。

论断背景该论断指导的相类实践活动及影响
1“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场上的讲话

2“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8年《论持久战》

3“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和美国记者安•路易斯•斯特朗的话

解放战争爆发鼓舞军民斗志,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3年5月4日,某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一处史料陈列馆。其中关于第二展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陈列展厅分布
第一展厅:“英军入侵”:介绍**战争的背景及简要过程
第二展厅:“城下之盟”:主要介绍《**条约》签订的过程
第三展厅:“丧权辱国”:介绍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四展厅:“香港回归”:以图片资料介绍香港回归的历程
A.涉及的条约为《南京条约》
B.该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整个香港地区
C.反映了西方商品输出的要求
D.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7-12-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这三个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
(2)这三个条约分别反映的西方列强怎样的侵华特点?
(3)结合各自条约的内容,谈谈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具体危害有哪些?
7 . 1858年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写道:“中国官府惧怕我们的武力,并且对他们的正当权利一无所知,惧怕和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变得更加猖獗,可以为所欲为地施展恶行,社会渣滓都被吸引到这个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②清朝地方政府的官员愚昧无能
③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④沿海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

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过程
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D.鸦片战争的结果
9 . 阅读下面“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
英国1.94.39.599
美国0.10.82.47.214.7
中国838712.5

A.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10 .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整理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指出材料一中三项规定的内容?概括这些规定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2020-01-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