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 “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共七册:《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12年颠沛的共和》《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1949年百年瞬间》。从书名中可见,编者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
A.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B.与政治的改革密切相关
C.与战争的影响紧密关联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2 . 1841年,琦善在定海期间,面对英军的武力威胁,私自妥协,道光帝斥责他违反朝廷规制;1842年,伊里布赴定海办理“夷务”期间,擅自收受英国俘虏的礼品,道光帝“告以天朝定制”“着将全数发还”。这反映出当时道光帝
A.外交思想仍受华夷观念影响B.已具有维护民族权益的意识
C.试图维护中英正常贸易关系D.注重规范外交官的政治行为
3 . 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
A.士大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士大夫有强烈的主权意识
C.士大夫不反对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D.士大夫的国家观念落后
4 . 19世纪中后期亚洲的中国、伊朗等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020-03-07更新 | 3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济源英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2019-08-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2016-11-27更新 | 302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19世纪中叶有这样一段民谣:“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它反映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原始武器竹枪能够杀敌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D.鸦片输入的危害
2020-06-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前一事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2)材料二中的诗和图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2020-06-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镇江之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