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 )
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
②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
③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④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2 . 近代中国国事衰微,饱受欺凌。对此,有学者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一现象发生在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2019-01-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1856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这反映出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陈腐观念逐渐淡化
D.学习西方成为共识
4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些条款”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法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2016-11-18更新 | 5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2016-11-18更新 | 828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