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有在12年后酌行变通条约的规定。1854年中英《南京条约》将满12年之时,英国遂率先致函清政府,以此为由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据此可知,当时(     )
A.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B.美国在华利益获得优先保障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英国已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3年6月23日,中英双方议定了中英《过境税声明》,依据《南京条约》中关于协定关税等项规定,声明“中国内地关税,定例本轻,今复议明,内地各关收税,洋货各税,一切照旧轻纳,不复加增”。这一声明(     
A.使英国资本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B.使英国商品完全不受内地控制
C.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大大减轻了进出口贸易的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1843~1860年,香港与五个通商口岸共出版西书434种。属于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博物学、植物学、医学等方面的书籍105种,占24.2%,其中科技书籍比例上升较快。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知识分子关注西方科技B.中国近代科技体系最终形成
C.清朝政府培养大量翻译人才D.沿海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
2023-01-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艺术班)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的某一时期,“虽然已开始虚心地研究西方,但是中国人关于西方的观点仍然受到误解和思想、制度上的惰性这两者的限制。由于拒不考虑外国的现实情况,中国没有形成一种全国规模的紧迫感,直到更强烈的震动使之大吃一惊。”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3-01-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度降低,出口税率也比过去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商品输出以及掠夺原料的需要B.清政府关税主权的丧失
C.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从一口通商到五口通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     
A.列强开始对中国资本输出B.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3-01-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一条款使中国丧失了(    
A.贸易主权B.司法主权C.领土主权D.关税主权
2023-01-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     
A.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统计出记载道光时期(1821-1850年)两种外交史料中,关于“天朝”与“中国”使用频率的变化:最初十年使用的“天朝”次数达50余次,而“中国”不足10次;1836年4月至1838年5月之间,使用“天朝”次数7次,使用“中国”次数19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禁烟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B.长期推行的海禁体制被打破
C.前后记载者思想观念的不同D.中外交往的扩展冲击传统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