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世纪3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东,19世纪40年代后,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这主要是因为
A.近代交通方式的进步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南方反清斗争较激烈D.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
2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中英《南京条约》的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在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表述中,均把清政府排在前面。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遵守近代外交规则D.维护传统宗藩关系
3 . 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针对在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了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
2021-06-28更新 | 691次组卷 | 3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一民族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41年12月,当鸦片战争战事正酣,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为了英国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这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以接受。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01-24更新 | 982次组卷 | 12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2年7月27日,道光帝接到镇江失陷的奏报,当即下旨称“此时业已专意议抚",要求耆英等“便宜行事,务期妥速办理,不可稍涉游移”。道光帝的这种态度
A.体现了政府决策的灵活B.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
C.影响了战争的走向D.反映了沿海民众的心声
6 . 《骄横的鸦片贩子与浑噩的吸食者》。该漫画揭示出
A.鸦片贸易损害中华民族利益B.清政府禁烟运动引起争议
C.英国企图扭转对华贸易逆差D.鸦片走私在中国日益漫延
2021-01-2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载,在道光时代统治者的目光中,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税都明白的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由此可见当时统治者
A.受鸦片战争的影响极小B.没有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捍卫主权问题上不作为D.屈服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8 . 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
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的新税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头等白洋布936.95
二等白洋布536.95
本色洋布20.745.56
斜纹14.925.56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9 . 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订立,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中外交涉的“方式”,这才是真正最不平等之处。这种方式说得简单点,就是炮舰出条约,而条约代表胜者的意志,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的“方式”反映出
A.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
B.中外交涉本质是文化观念竞争
C.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
D.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民谣的
A.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反清斗争
B.表明官民关系被彻底颠覆
C.说明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
D.说明民众成为反侵略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