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中国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54年茶叶的出口量是鸦片战争前的2.8倍,生丝出口量是鸦片战争前的12.5倍。这一变化(     
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2023-09-01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5-19更新 | 506次组卷 | 31卷引用:历史-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即指示耆英等人:“现在英夷已准通商,所有眯喇坚(美国)等国自应一体通商,以示扶绥之意。”据此可知,清政府(     
A.主动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B.初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以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D.利用通商分化瓦解列强
4 . 下表为《中国近百年史纲要》中关于近代某一战争的国际影响的描述。该战争是(     
(一)英国争得国际平等地位。
(二)荷、比、葡、普、班均派遣领事来粤。
(三)法美诸国,援例缔结通商条约,交涉递日多。
(四)订舟山不割让他国之条件,启各国划定势力范围之先声。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鸦片战争前后白银大量外流,1831年外流超500万两,鸦片战争后十年间,白银外流量高达一亿五千万两以上。这最有可能(     
A.促进清政府自身不断进行改革B.推进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
C.引发如太平天国式的农民起义D.加快西方进一步侵略中国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的“领事裁判权”是清政府主动拱手送出,清政府认为该条款能够“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不过是让夷人管理夷人”。这表明清政府
A.放弃闭关自守政策B.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领土主权遭到侵犯
8 . 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是近代中西碰撞过程中的首次国际战争,是陷中国社会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战争……中国社会开始步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中英在南京谈判后,条约的英文本、中文本和中文直译本都在《中国丛报》上刊登过,但没有人愿意核查,当时通晓英语的人都被视为汉奸,他们不会以德报怨替清政府操心。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朝
A.闭关锁国弊端的凸显B.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冲击
C.在战争中未发动民众D.“天朝上国”观念被削弱
10 .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必须“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贸易战争B.清政府海关管理较严格
C.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D.近代中国关税主权丧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