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某学者评论某条约时认为:“他们(清政府)的视线所集中的唯一重要点,就是如何使英军立即退去……而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皆一一满足,并且超过满足点以外,如香港的取得及关税协定权便是。”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3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所说的世界大势是指(     
A.英国的坚船利炮B.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自守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4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资本主义终于打入了封建主义禁锢着的神圣王国”,如果鸦片战争来的早一点,“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难道为了‘抗拒’外国,宁肯让我们中华民族倒退到刀耕火种不成?”这一论述(     
A.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B.反映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
C.混淆了文明传播与侵略本质D.指出了政体变革的必然趋势
2022-12-1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经过约一个世纪对边疆地区的用兵,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疆域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朝在继承历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清朝前期巩固疆域措施示意图的草图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专设掌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指出清政府在图中④处采取的措施?并以西藏地区的治理为例说明清朝“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反映的主线是什么?图二《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由此反映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
2022-12-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漫画可以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有效地描绘特定的生活或时事。下列选项内容出自如图漫画描绘的条约是(注:南京旧称江宁)(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割让香港全境给英国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D.外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必须协议
7 . “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着诸海洋。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当中国人试图强行禁止鸦片交易时,便爆发了第一次中英战争。”材料认为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霸权的建立B.清廷军事力量的弱小
C.禁烟运动的开展D.开辟中国市场的需要
8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描述了清政府与列强签约中的部分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A.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B.仍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D.展现大国外交的博大胸怀
2022-12-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     
A.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