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1843年开埠前,上海县人口只有50万;1862年,上海仅市区人口就达300万,外来移民占80%以上,既有周边地区的移民,也有英法美等国的侨民。1846年,上海出口货值仅占全国总量的16%;1865年,上海占全国对外贸易份额的45%。1913年,外企在上海的总资本达6346万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34%;20世纪30年代,约46%的外国投资集中在上海。短期内,上海的跳跃式发展
A.表明城市近代化开始起步B.反映近代上海社会风气彻底西化
C.缘于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D.说明传统城市已经转向近代城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关于关税原文是这么说的:“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 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为什么要议定则例?难道以前的关税是不确定的吗?经查史料发现,国家层面是确定 的。官府收关税是4%,还不是值百抽五,是四,但是有潜规则,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 必须打点红包,这些费用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当 时官员的胃口大小不一。魏斐德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行商为了保护他们自己, 1775年建立一种秘密基金,公所的每个成员要把他贸易利润的”10交作基金,在必要时用来应付官吏的勒索。”潸规则曲川很而,搞得外国商人无所适从,…,「因为在基督教文化中他们是很反感这个东西的。所以英国要求“明定关税”。打完仗5后,值百 如五以后结果是什么呢,广东的关机收入大增,比鸦片战争之前国库收入更多,原因之 一是进入国肆的关税的比例提高了,4%提高到5%:二是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增加了 , 所以整体的关税收入大大增加了。

——《如何设计历史教学问题》

依据材料信息,围绕“《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拟出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3 .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合理的一项是
年份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道光十一年6843873
道光十六年15862220
道光二十年—3519872
道光二十五年23989500
A.西方工业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B.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C.闭关锁国导致对外贸易额缩减D.中英贸易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2021-05-04更新 | 6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5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4 . 据统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按年平均则为6400人。而从1850年到1875年这2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按年平均为51200人,比,上半叶的年平均增长8倍。这种变化反映了
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失败B.清政府的对外交往取得突破
C.清政府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清朝的人口迅速增长且输出
5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
2021-04-11更新 | 418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为强迫中国人购买印度鸦片,但也为更一般的目的,即扫除那些妨碍英国商品自由进入中国的壁垒。”该看法
A.夸大了战争爆发的偶然因素B.反映了英国政府的正当要求
C.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D.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2021-03-05更新 | 348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7 . 鸦片战争前,诗人龚自珍曾写诗描述当时社会:“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昂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材料反映出当时
A.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C.清朝吏治腐败严重D.清朝边疆危机严重
8 . 1816年,英国派出使团来到中国,希望通过与中国谈判以实现中英之间的自由贸易、在州以北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但无果而终。后来,英国通过下列哪不平等条约首次实现了上述目标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
9 .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B.传播先进技术C.推翻清朝统治D.传播天主教
10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