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2019-10-17更新 | 29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卷
2 . 鸦片战争之后,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供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的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 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综合上述史料可以得出
A.近代时期在华外国人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B.近代初期的通商口岸社会局面动荡不安
C.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近代部分沿海城市迅速畸形地繁荣起来
3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78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海关始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整个19世纪,中国海关的进口税率始终保持在值百抽五(税率为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五)甚至低于值百抽五的水平上。成为世界上进口税率最低的国家。《南京条约》第十款规定:“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858年,《天津条约》将值百抽五的税率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强加给清政府。在海关管理上,外籍税务监督制度改为外籍税务司制度,列强进而又掌握了中国的海关行政。1843年,中美、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中均有类似的规定:美法两国来中国贸易之民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需与上述两国议允。这样,近代中国的低关税局面,既没有达到提高财政收入的目的,更谈不上保护生产的作用。因此,大量洋货涌进来,大量的农产品被吸引外运。

——据陈赞绵、胡艳杰《近代中国低关税局面形成的原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低关税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019-05-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黄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材料可用来研究
A.清朝的天朝上国思想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D.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国入超
6 .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商品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2018-04-05更新 | 48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利用其特权扩大侵略权益,在重要职能机构安排英员,而海关总税务司这一价值重大的机构,英人全力以争,以期在对华贸易中维护自身的利益。清前期的海关制度多是前代市舶制度的继续。海关全部事务由海关监督管理,此职多由内务府和户部满旗司员派充,有时由各省督抚或将军兼任,未形成制度化和专业人才所掌管的近代海关。加之此时粤海关自身监督不力,各职员从中收受贿赂,中饱私囊,故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关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英国人赫德从1863年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职期间,制定出各项海关管理制度,同时将各地的海关行政和人事任免集中于手中,对各地分关实行直接的统一领导,大量雇用有技术有经验的洋员,并颁布《通商各口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章程》。重新制订征税规则,税率有长期的统一标准,保证关税的稳定征收。同时,建立新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仿照英国财政部的国库制度、吸收西方先进的会计制度而制定的。人员录取采用考核之法,赫德坚持“考试任用实为海关人事制度之核心”,在全球公开选拔招考。
——摘编自周瑶《赫德与晚清海关》
(1)根据材料,指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上海租界是在近现代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下列对上海租界的称谓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是
A.夷场B.冒险家的乐园C.外人居留地D.文明的窗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