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89次组卷 | 114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城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传统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家书、遗令等体裁。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之说,例如孝道、勤俭、谦恭、诚信、慎修、勉学、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我国传统家训始于先秦时期的周公训诫,发展于汉魏六朝,成熟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最负盛名的有《颜氏家训》《弟子规》等。先秦时期大多数家训还夹杂于各种文献之中,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贵族官宦及饱学之士把家训当作独立的著述来进行。宋元明清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随着传统家族组织的日益完善,家谱中的家法、族规等具有极大约束性的家训普遍产生。家族制定家训以及训俗、乡约具有超个体家庭的、多点成面的社会普及型,也使传统家训转向了社会家训时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二 由于时代的急剧裂变,传统家训在近代发生了转型。由于“家庭革命”风暴的影响,大家庭数世同堂、同灶共食的局面逐渐被“小家庭”时代所取代。家训已经没有传统的家训专著、家诫、家范等专门形式,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最为著名的是曾国藩,他一生写了几十篇家训性质的家书,最后结集成专著《曾文正公家书》。由于受到外敌入侵,风雨飘摇中人们提倡经世之学,追求革新思想。近代家训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还有无产阶级等思想并存。当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日趋平等,生活空气日趋民主。伴随着科学技术发达,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一般没有闲情逸致写什么家训了,这些都使传统家训在现代家庭中的地位下降。

——摘编自周斌《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家训的特点,并说明宋代以后传统家训鼎盛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传统家训的新变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内容出自哪一纲领性文件,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4 . 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影响不尽相同。一些农家棉纺织业、木版印刷等行业走向没落,另一些如制茶业、丝织业、缫丝、毛笔、中药加工等行业却意外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后一种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自然经济封闭自足,生产技术先进B.较早采用机器生产,竞争压力较小
C.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人力成本较低D.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市场需求扩大
2022-03-12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于清政府长期奉行“安内重于防外”的方针,鸦片战争打响后沿海要地兵微将寡,无力抵御外侵;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抗击侵略者时,清政府不仅不加支持反而横加干涉和破坏。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的国家治理理念落后于时代潮流
B.政府的腐败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C.战略战术的落后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D.普通民众成为抗击侵略的主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第一批开埠口本到光绪末年上海“租界内康庄如磁,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激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公审公廨、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鸡、轮船公司皆在焉”。其他各业也无不发达,繁华胜普。上海很快发展为全国最大的都市,人口由开埠前的20万猛增到500万。据统计,自1849年至1911年,上海各类各级学堂即有249所。上海从开埠到1900年,外国人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即达60多种,占同时期外国人在华报刊总数的30%左右。同治四年(1865年),中国第一家煤气厂在上海投产:光绪八年(1882年),中国最早的电力厂在上海正式供电并架设路灯照明。经两年的筹建,上海自来水公司于1883年建成并开始正式供水,“激浊扬清,人皆称便”.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90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开放浦东这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实行特殊政策开发浦东,发展开放型经济,更有私于增强上海市的经济实力,上海必将成为21世纪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摘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埠后的上海在清末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历史意义。
7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以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列强的侵略,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的行动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试联系所学知识,简要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
(4)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最高法院室内墙壁古今立法者的雕像中,孔子赫然位列其中,因为他主张“妥协”与“秩序”;“天”是“最高价值观”的载体,这与上帝对等,因此美国人赞许孔子的“宗教伦理”。然而,19世纪中期开始的对华人移民的恐惧促使媒体将中国人“低劣”“怪异”的本性归咎于孔子,而美国人依赖于报刊杂志以获取信息的传统则直接导致负面的孔子形象占据主流中国观;作为“天定命运”观念的积极鼓吹者,无数的报纸都在强调孔子思想属于早已逝去的时代,基督教体系则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毕竟中国的守旧儒家士大夫们都迈开了反思孔子、放下孔子的步伐。

摘编自张涛《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

材料二 经济危机肇始,美国“伪经济学家”鼓吹美国资本家应该前往苏俄取经,学习五年计划模式。对此,反对者应用《论语》中“过犹不及”提醒政府,只能参考孔子的中庸之策,以相同比例削减红利,体现劳资公平。等到罗斯福大行政府干预经济之策,鼓吹自由者借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公开表示:宁愿遭受老虎威胁,也不愿生活在苛政之下。及至新政措施全面铺开,寄希望于罗斯福驱赶“在民众门前嚎叫的饥饿之狼”的新政支持者惊讶地发现:孔子的“大同”之说与当时的社会福利思想何其相似。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借鉴据称为孔子首创的“常平仓”论制定了《农业调整法》,这无疑也是“大同”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张涛《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形象”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解读的“孔子形象”分别旨在达成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

2018-01-05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咸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试题

9 .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列强未能把近代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对于材料一,你有什么直接的感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你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是什么。

2017-10-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