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844年,在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美方提出美国船只进口停泊,“请中国统辖护理,倘遇别国凌害,仍请中国代为报复”。而清朝谈判代表耆英却要求修改为“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倘遇有外洋别国凌害合众国贸易人民,中国不能代为报复”。这反映了(     
A.耆英坚决捍卫国家主权B.美国未能获取侵略权益
C.清廷缺乏外交主权意识D.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2022-07-06更新 | 118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人和法国人接踵而至,要求签订同样的条约。清政府觉得获取美国与法国的善意,将会在日后保护中国免遭三国串通一气之苦,或许还能得他们之助抵御进一步的外来侵犯,于是决定答应美国和法国的签约要求。此举表明清政府(     
A.沿袭传统外交策略以维护权益B.愚昧腐败对国际局势一无所知
C.利用英法美三国矛盾抵御外侮D.已完全屈从于外国侵略者要求
3 .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英使璞鼎查向清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允准其他各国来五口通商,英国“断不阻止”。维多利亚女王在将《南京条约》送达国会的咨文内更明确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同样的权利,要给予一切工业的国家享受。”上述主张旨在
A.促成列强共治中国局面B.实践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实现殖民利益的最大化D.敦促清廷扩大开放范围
4 .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
2021-09-25更新 | 26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2011学年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 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 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一条款中
A.“贸易通商无碍”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实现自由贸易
B.派设领事等官,专理商贾事宜,与中国主权完整无不良影响
C.“清楚交纳货税、钞响饷等费”体现双边贸易中英平等协商原则
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打开中国市场
6 . 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这一评述意在
A.说明鸦片是中英战争的导火线
B.指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真理
C.强调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是战争爆发的根源
D.揭示战争爆发源自中西方的体制概念的冲突
7 .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D.对国家主权的认知存在缺陷
2019-1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38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小题好拿分【基础版】
8 . 近人曾评价列强某一段华特权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上述言论中所谈论的特权是
A.片面最惠国B.战争赔款C.领事裁判权D.五口通商
2022-01-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

材料三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018-07-17更新 | 390次组卷 | 16卷引用:期末材料题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0 .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B.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2019-12-21更新 | 284次组卷 | 30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小题好拿分【基础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