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连外国人也对虎门销烟的壮举不得不表示叹服:“我们已把硝烟过程的每一部分都反复查看过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那种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别的能执行得比这项工作更为忠实了。”材料说明(     
A.中国政府查禁鸦片的决心B.中国民众欢呼销烟使命的最终完成
C.鸦片贩慑于民众的压力不得不收敛D.当时情形下有极大地可能禁绝鸦片
2023-10-25更新 | 649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在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驻印度海军来华军舰增多,这是为了武装走私鸦片。此种认识(     
A.清楚地认识到英国的国家诉求B.基于“天朝上国”的思维方法
C.使清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防范D.是“开眼看世界”的正确选择
2023-03-03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沿海各省清军不敷调用,清政府从内地各省抽调兵丁5.1万人增援沿海,下表所示为部分省区的抽调兵力数据。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是(     
A.军队战斗力低下B.军事体制的落后
C.军队增援不及时D.清政府兵力不足
4 . 中国近代历史上,“外洋”一词的内涵及使用频率发生了重大变化,如表反映了这种变化的概况。这说明(     
代指“中国近海”代指“欧美等外国”
嘉庆朝(1790—1820)744
道光朝(1821—1850)14119
咸丰同治朝(1851—1874)2725
光绪宣统朝(1875—1911)8148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领海缩小B.民族危局冲击中国传统认知
C.政局更替影响词语含义变迁D.清廷基本沿袭传统夷夏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与欧洲这个“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无疑,“条约制度”使中国承受着巨大的灾祸,这成了阻碍中国进步的一个基本因素,但是,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自己的反面”。

——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论略》

材料二   2017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回应了世界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国方案就是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7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入联合国决议;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再次将其载入联合国决议。这充分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反映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在国际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呼应,激发了各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程的热情和实践。

——摘编自张晓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次鸦片战争中国外交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并简要评价其对中国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在国际上得到支持和呼应的原因及意义。
6 . 有学者指出:“古代的爱国一般与忠君相联系,而近代的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革命主导力量的嬗变B.启蒙思想的逐渐传播
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D.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7 . “原告为中国人,被告为有约国人,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原告为有约国人,被告为中国人,案件由中国地方官员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原、被告一方为无约国人,另一方为中国人,或均系无约国人,其案件虽由中国官府受理,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上述规定主要表明,晚清
A.司法制度较为完备B.司法开始与国际接轨
C.外交努力取得成效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8 .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以上三幅图片,提取相关信息,指出其中一方面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7-08-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底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2018-08-15更新 | 481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