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错误的是(       
A.“戊戌变法”——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
B.“辛亥革命”——从此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步伐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 . 下表所示为1832~1901年中国植茶面积、产量及内、外销售情况。对表格数据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时间万亩植茶面积(亩)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2~1837年(平均)521260.520060.5
1861年625312.5202.5110
1871年819409.5202.5207
1886年934.9567.46205362.46
1894年841.6420.8207.5213.3
1901年674.6337.3210127.3

A.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B.世界对茶叶的需求量逐渐萎缩
C.外销量变化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D.国内市场决定着茶叶种植面积
2022-03-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等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外贸易情况
中外贸易货值表(以海关平银两为单位)
年份进口出口出入超
1872       187466.105.01170.484.090(出)4,379.049
1882--188475.014.56368.224.073(入)6,790,490
1887-1889112.643.64991,736.369(入)20,907.280
1892 1894149.522.309115,773.453(入)33,748.856
对其走势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贸易的逆差在逐渐减小B.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增强
C.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D.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迁
2022-05-21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史学家将廷认为,在道光时代的国人看来,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的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这表明他认为当时国人
A.对国家主权认识有限B.对国际公法解读不够
C.夜郎自大、愚昧无知D.对国际形势判断有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6 . 会审公廨(晚清时期中外在公共租界设立的法庭)逐步废止了要求出庭人一律下跪的规定,以为它不符合西方社会的司法习惯;但是仍然没有为嫌犯、证人和旁听观众设置坐席。以下对材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清政府竭力维护中国司法主权
B.出庭人平等权利受到有效保护
C.折射出中国传统司法制度落后
D.西方法治观念为民众普遍认可
2017-03-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