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英国在鸦片战争后与中国谈判的目的,是要求中国按照英国的方式进行国际交往和自由贸易。据此,1842年《南京条约》取消了只准在广州进行中外贸易、由广州特许的公行垄断商来进行中外贸易的限制,并致力于将条约取得的权利转化为制度。这表明鸦片战争(   
A.体现了英国的本质意图B.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兴起
C.废除了中国的朝贡体制D.扩大了中国的外贸范围
2022-05-07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2 . 晚清某官员在浙江惨败、江苏危急时承认:“逆船乘风扬帆,虽数百里瞬息可到。我兵调拨接引,陆路则狭窄难行,水路则河狭船小,行走亦复迟滞。彼处之救兵未来,而此处之守兵已溃。”该官员参与的这场战争
A.促使中国政府开展政治变革B.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C.彰显了农民运动的革命精神D.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3 . 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之间冲突……当二者相遇时,冲突不可避免,中国的失败也同样不可避免。此观点
A.掩盖了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反映了战争发生的真实目的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必然性D.表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避免
2022-04-30更新 | 499次组卷 | 9卷引用:两次鸦片战争(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4 .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
A.论证了民族国家应该从战争中学会战争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寻求解读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理由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2022-04-26更新 | 311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一)
5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发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豪言壮语,表示不怕“夷船坚厚”,齐心协力,“操戈御敌”,“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 。这些言语体现了(     
A.中国社会盲目自大风气盛行B.华夷观念迟滞了中国发展进程
C.坚船利炮推动中华民族觉醒D.广东民众抵抗侵略的爱国情怀
2022-04-17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1讲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6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过程
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D.鸦片战争的结果
2022-04-06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图册-高中历史图册纲要上册
7 . 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设五口通商大臣,由地方总督兼任,钦办与西方各国通商事务,无专设衙门。其握有驭夷之权,“相机妥办”,化解各种交涉事端。可见,清政府
A.因与外国通商专设正式外交官B.天朝上国的观念已被完全摒弃
C.尚未接受近代外交观念和制度D.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8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两地相提并论。”这段英国人的描述
A.充斥了西方文明固有的偏见B.暴露了乾隆盛世潜伏的危机
C.彰显了工业化完成后的自信D.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
9 .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因为现有关税平均为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B.对外政策灵活变通
C.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D.受西学东渐影响大
2022-03-24更新 | 320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
10 . 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
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D.近代民主国家意识觉醒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